清华人工智能医院正式揭牌,AI医疗进入新阶段
AI导读:
清华人工智能医院正式揭牌成立,预计上半年向公众开放。AI医院依托海量患者数据,助力AI医生快速积累临床经验,提升诊断准确率。政策鼓励AI+医疗融合,国内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持续增长,投资方面建议关注能获取医院诊疗数据提升AI能力的厂商。
《科创板日报》4月27日讯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传来新消息,清华人工智能医院(Tsinghua AI Agent Hospital)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AI医疗进入新阶段。
据报道,清华人工智能医院已完成内测并上线,预计今年上半年将面向公众开放。按照最新规划,医院建设将分阶段推进:
初期,将依托清华AI全面布局和多学科医工交叉,构建AI医院系统。
接下来,将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北京清华长庚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专科为试点。
未来,目标是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推动医疗资源高效扩容与均衡分布。
严格来说,人工智能医院并非实体医院,而是AI系统在真实医院的应用,具备虚拟医院设施和流程。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洋透露,Agent Hospital项目已涵盖42位AI医生,分布在21个科室,覆盖300余种疾病。
AI医院的关键在于海量患者数据。刘洋介绍,团队构建了超过50万个AI患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覆盖各年龄段、患有不同疾病。这些数据助力AI医生快速积累临床经验,提升诊断准确率。
凭借庞大患者数据,AI医生几天内即可积累5-10年临床实践经验。在呼吸道疾病领域,诊疗近万名病人后,AI医生问答准确率高达93.06%。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上海等地已有众多探索。中信证券统计显示,国内医疗垂类大模型数量已超过50个。
AI技术可应用于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提升诊疗效率与精确度,强化医院运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政策层面,国内鼓励AI+医疗融合。七部门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中信证券认为,结合高等级医院真实诊疗数据是提升医疗垂类大模型能力的关键。国内讯飞医疗等企业已积累亿级高质量脱敏诊疗数据,助力AI诊断模型开发。院内数据流通将为医疗垂类大模型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投资方面,建议关注能获取医院诊疗数据提升AI模型能力的厂商,以及在医院信息化中有卡位的厂商。C端AI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医疗公司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