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净套现万亿,散户持续买入——市场行为颠覆传统观念
AI导读: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对冲基金年初至今净套现1万亿美元,而散户每月净购买股票500亿美元。这一趋势颠覆了华尔街传统观念,机构与散户在市场动荡期间的行为呈现明显分化。
近日,摩根大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年初以来,对冲基金已净套现1万亿美元,而散户则每月净购买股票500亿美元,这一趋势几乎未曾中断。
这一变化彻底颠覆了华尔街对于投资者在市场动荡期间行为的传统认知。
华尔街长期将散户视为“傻钱”,认为他们易受恐惧和贪婪情绪驱使。相比之下,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则被视为“聪明钱”,因为他们依赖大数据和分析,能够超越情绪驱动的波动。然而,今年的数据却显示,这些传统观念与现实越来越脱节。
事实上,近年来,大型基金在经济衰退时更倾向于逃离市场以规避损失。同时,散户的投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以及401(k)计划多年来从市场下跌中获利,这意味着,在市场动荡时,许多散户不再急于退出,而是选择持有或继续加仓。
更具体的数据显示,在美股大幅波动时,机构与散户的投资行为呈现出明显分化。
摩根大通对零售经纪数据的分析显示,4月3日,标普500指数暴跌近5%,却成为散户的强劲买入日,他们买入了价值超过45亿美元的股票和ETF。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ETF和共同基金追踪的股票通常由家庭持有,在4月初的一周内,这些股票记录了约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为今年最大的一次。
相比之下,高盛的对冲基金客户在4月3日和4月4日卖出的股票数量,超过了近15年来任何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卖出量。同时,衡量大型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敞口的指数在本月跌至2023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JonesTrading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 O'Rourke表示:“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他认为,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大投资者在市场受挫时往往会卖出更多股票,而个人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在市场下跌时买入。
对冲基金通常依赖杠杆或借来的资金来获得回报。当股票下跌时,他们抵押给贷款人的资产价值下降,迫使他们迅速筹集现金来弥补缺口,因此卖出股票成为必然选择。此外,越来越多的基金依赖于预先确定的损失限额,承诺稳定回报已成为基金行业的主流。当机构投资者遭受5%的损失时,许多人开始抛售,以避免更大损失。
一些交易员表示,在4月份的某些时候,投资者似乎希望以任何价格卖出股票。一家对冲基金的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是来被动承受市场波动的”。对冲基金表示,在动荡市场中如此活跃的另一原因是,其客户希望他们寻找其他投资机会。
目前,尚难判断对冲基金和散户谁的做法更为明智。市场波动尚未缓解,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关税的最终决策尚未确定,由此产生的经济连锁反应也无法预知。
历史数据显示,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标普500指数花了近七年时间才恢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