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市场中新兴消费领域牛股频出,带动重仓新消费的基金净值上涨。基金经理如何捕捉新兴消费的投资机会?多位基金经理解析新兴消费的投资之道,包括挖掘新消费趋势、关注情绪价值等关键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市场中,谷子经济、贵金属消费、美容护理、宠物经济、休闲零食等新兴消费领域牛股频出,带动重仓新消费的基金净值上涨。相比之下,持仓传统消费股的基金经理业绩已被远远甩在后面。新兴消费领域的崛起,正在改变大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

  年内收益率最高的消费基金——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收益率已近40%。其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1只白酒股,其余9只均为新兴消费股。同样,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海富通消费优选等绩优消费主题基金,也纷纷重仓了高成长的新兴消费标的。

  基金经理如何捕捉新兴消费的投资机会?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解析新兴消费的投资之道。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投新兴消费要“走出去”

  基金经理要挖掘新兴消费牛股,需对新消费趋势有更深刻的洞见。这种洞见不仅来自案头研究和数据分析,更需要基金经理“走出去”,切实捕捉新消费的投资逻辑。

  李海认为,新消费崛起反映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满足。中国消费市场足够大、足够广、足够复杂,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需求。

  孙伟表示,要想把握消费风向,需要深入接触消费者群体,通过沟通形成清晰认知,才能真正理解企业的商业逻辑。对于产品驱动型公司,必须从产品设计逻辑入手,结合用户反馈,才能把握其商业机制。

  事实上,基金经理需要积极捕捉消费风向的细微变化。比如,港股某潮玩股,过去曾不被市场认可,但近年来持续上涨,反映了公司基本面的向好转变。

  “情绪价值”成投资关键词,警惕高景气度投资泡沫

  新兴消费牛股的投资逻辑越来越多地指向“情绪价值”。基金经理认为,“情绪价值”蕴含潜在投资价值,但仍需警惕高景气度下的泡沫。

  李海将情绪价值分为三类:纯情绪价值、多巴胺刺激和治愈功能。满足这些消费者情绪价值的赛道,是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

  孙伟认为,投资情绪消费等新消费,既要关注企业的短期成长性,也要关注行业的中长期增长空间。消费趋势一旦形成,持续性往往较长,但也需要考察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思路。

  “Z世代”渐成消费主力军,新时代有新时代的企业

  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新兴消费,是否会颠覆传统消费的地位?基金经理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悦己类“情绪价值”公司市场空间仍高。

  孙伟表示,年轻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影响了传统消费。大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已从寻找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子行业,转向挖掘景气度提升的子行业。

  李海坚定看好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以新消费为“矛”、旧消费为“盾”,继续挖掘新消费领域的成长性机会。新消费的崛起得益于新的消费人群、消费渠道、市场和消费品类。

  孙伟认为,市场仍值得保持乐观。可重点关注增速较快、景气度较高的新兴消费领域,如情绪消费、科技消费、平价消费和消费出海等。同时,还需关注经济复苏的节奏和关税形势等变化。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