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内资持续加大布局港股力度,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近6000亿元。多家机构认为,尽管港股已走出一轮强劲反弹行情,但后市科技方向和红利资产仍蕴藏巨大机会。科技板块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和全球算力的扩张,港股科技股将明显受益。

今年以来,内资积极布局港股市场,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已近6000亿元。据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可投港股公募对港股的配置比例超过30%,达36.9%,创近5年新高。多家机构认为,港股已走出一轮强劲反弹行情,但后市科技方向和红利资产仍蕴藏巨大机会。

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可投港股公募基金的港股持仓占其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去年年底水平。同时,内地发行可投港股的ETF规模也大幅增长,较去年四季度末增长45%以上。

高盛上调南向资金净流量预测值,预计今年将达到1100亿美元,理由是港股在盈利增长、估值和股息率方面更具吸引力。这一预测反映了H股市场的整体优势。

当前,尽管港股已经历一轮显著反弹,但多家机构认为市场仍有不少投资机会待挖掘。南方香港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熊潇雅指出,港股成长股已具备很强价值属性,不仅在估值、综合股息率上接近公共事业、周期行业,而且成长性更好、更加轻资产。

熊潇雅还表示,港股互联网行业已成为新的价值股,外资流出导致港股市场下跌,但充足的回购和分红有望抵消这一影响,推动部分个股反转。这些价值成长股也是本轮反弹的主力军。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经理张晓南、金璜认为,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科技板块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爆发和全球算力的扩张,港股科技股将明显受益。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表示,看好汽车、消费、电子、科技等景气行业,以及受益于利好政策的低估值国企央企红利板块和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