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政策层面加码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情高涨,券商也积极加入回购行列。自回购增持再贷款专项工具落地以来,全市场已有369家企业发布回购增持再贷款公告。2024年以来,券商回购股份规模、频次持续提升,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稳定市场。

在政策层面不断加码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情高涨,券商也积极响应,纷纷加入回购行列。自回购增持再贷款专项工具落地四个多月以来,截至2月28日,全市场已有369家企业发布回购增持再贷款公告,民营企业占比近七成,贷款额度上限高达734.46亿元。这一数字已接近首期3000亿元规模的四分之一。

2024年以来,券商回购热情持续升温。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4家上市券商或参控股券商合计回购股份4.81亿股,回购金额合计39.88亿元。券商回购股份不仅能提升自身市场形象,还能增强投资者对券商板块的信心,稳定市场。

政策“贷动”效果显著,近七成民营企业回购增持。A股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范围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已有369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贷款上限合计734.45亿元。其中,民营企业248家,占比67.20%,贷款上限合计410.68亿元。政策工具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从贷款期限看,369家上市公司中,152家获贷款期限为12个月,141家获贷款期限为36个月,另有75家未规定具体贷款期限。从贷款金额看,披露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0多家。东方盛虹合计获得最高28亿元的增持贷款,牧原股份最高获得回购贷款24亿元,海康威视最高获得回购贷款17.5亿元。

交通运输行业公司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司数量最多。此外,化工、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煤炭、机械、公用事业、钢铁、房地产等行业拟使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公司数量也均超过5家。

在监管引导下,券商股份回购规模、频次持续提升。2024年以来,已有西部证券、华安证券、广发证券等14家公司合计回购股份4.81亿股,回购金额合计39.88亿元。券商回购股份多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出于市值管理角度。部分券商在回购完成后,将回购股份改为注销目的。

相较于现金分红,回购注销无需除权,短期内直接增加买盘,且在长期中推升EPS、ROE,夯实内在价值,对市值管理的效果明显更好。注销式回购有望成为未来几年A股市值管理的主流趋势。

券商在股份回购上动作明显,还积极参与到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中。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泰君安等多家券商快速响应,提供全流程业务支持。中银证券为上市公司东芯股份开通增持专用证券账户,成为市场首单股票增持再贷款证券服务落地案例。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