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宣传“降温”,车企集体转向智能辅助驾驶
AI导读:
小米、华为、小鹏等车企悄然收起“智驾”旗帜,转而强调“智能辅助驾驶”。这一变化背后是工信部对智能驾驶宣传的严格监管,要求车企界定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行业开始意识到智能驾驶发展不仅关乎速度和突破,更关乎对边界、风险与责任的深刻认知。
在智能驾驶成为汽车行业下一个主战场之际,小米和华为却悄然收起了曾经高调宣扬的“智驾”旗帜,转而强调“智能辅助驾驶”。5月初,小米汽车将新车订购页面上的“智驾”表述,统一更改为“辅助驾驶”;几乎同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也在最新科普视频中,用“智能辅助驾驶”替代了“智驾”。在2025款小鹏X9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同样采用了“智能辅助驾驶”的表述。
这一变化与几个月前的热烈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SU7发布会上兴奋地分享智能驾驶体验,华为余承东也晒出了智能驾驶长途行程,小鹏汽车更是自诩为“高阶智驾王者”。然而,如今高管们集体改口,措辞统一收敛,背后是工信部对智能驾驶宣传的严格监管。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推进会,明确要求车企界定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并严格履行安全告知责任。这场会议后,智能驾驶领域掀起了一场措辞“集体降温”的潮流。
虽然对外宣传趋于谨慎,但行业内部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投入并未放缓。技术创新仍在加速推进,只是行业开始意识到,面对日益严苛的监管和公众关注,智能驾驶的发展不仅关乎速度和突破,更关乎对边界、风险与责任的深刻认知。
5月4日,小米汽车悄然调整了新车订购宣传页面,将“智驾”表述统一更改为“辅助驾驶”。小米SU7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系统,也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这一变化并非孤例,华为余承东和小鹏汽车也相继调整了宣传措辞。
短时间内,小米、华为、小鹏等主流车企相继调整宣传措辞,背后与工信部的重要会议密切相关。会议明确指出,车企必须清晰界定智能系统的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措施,严禁夸大宣传和虚假营销。
在政策收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借势布局“智能辅助驾驶”的新赛道。广汽埃安、华为等多家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变化,广汽集团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肖勇表示,随着官方对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口径和技术认证提出明确规范,技术储备扎实、风格务实的企业反而迎来了发展机会。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携手多家车企,共同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以实际落地能力为核心,杜绝过度宣传。小鹏汽车则启动了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计划,旨在提升用户对AI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认知与操作能力。
业内专家同样对这一变化持积极态度,认为这将促使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进一步分化,并孕育新的发展机会。随着工信部强化智能驾驶管理,行业正在回归对“辅助驾驶”功能边界的理性认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